6月11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為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助力美麗鄉村建設,淄博師專到淄川經濟開發區雙泉社區開展“美麗非遺進社區(鄉村)”活動。雙泉社區部分居民和城二社區紅果果幼兒園的師生及家長參加了活動。


活動現場展出了淄博師專王繼紅老師創作的”聊齋女性人物系列剪紙”作品。老師們向大家教授簡單的剪刻技法,并選擇體現文明富強、吉祥如意的內容,指導大家現場制作剪紙作品傳統過門箋兒、剪紙創意擺件和生活裝飾品(畫),讓大家走近非遺文化,感受剪紙藝術之美。


與此同時,老師們還組織大家體驗了做沙包、跳房子、敲拓染、投壺、打陀螺、跳皮筋、滾鐵環等一些傳統游戲,在玩耍中增進家長與孩子的感情交流,讓社區居民重拾童年記憶。蹴鞠是淄博市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老師們將蹴鞠六個動作設計成蹴鞠娃娃形象印在布上,縫制成沙包。讓孩子在游戲中認識非遺、學習非遺,讓非遺文化生活化,實現“活態傳承”。


此次活動作為校城融合淄博非遺研究項目的實踐活動之一,在助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同時通過剪紙作品展、剪紙技法教授、剪紙生活化創意等非遺剪紙文化傳播體驗活動,促進了群眾對剪紙藝術的了解,也拓展了老百姓接觸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平臺與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