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上午,“傾心交流促發展 凝心聚力育新人”2024年首期輔導員沙龍,在學術交流中心B201室舉辦。學校黨委委員、宣傳統戰處處長朱連斌出席,副書記、學工科長、輔導員代表以及學生處全體人員等共計50余人參加,同時組織人事處干部科及各院系書記應邀參加。沙龍由學生處(武裝部、征兵工作站)處長劉曉莉主持。

第一階段,各院系從工作成果、經驗凝練、問題思考和工作計劃四部分,對學生工作進行總結、分享和展望。人文學院以黨建為核心,圍繞理想信念、文化育人、實踐育人等13個方面凝練創新。信息系打造“1+5+5+N”學生工作模式,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用“五色”+“五力”塑造學生工作品牌活動。學前教育學院以思政教育為引領,以服務學生成長成才為目標,并深刻剖析當前學生工作的痛點難點:如何調動學生積極性及行為習慣的養成。音樂系明確學生工作主線和底線,以思想教育+專業發展+家校共育+心理健康+意識形態譜寫學生工作“五線譜”。
朱連斌指出,學生工作要傾聽一線輔導員的思考,才能做實做細各項工作。同時提出三點要求:一要做好網絡思政教育,守好網絡陣地,增強網絡素養。二要做到責任落地,制度到位,靠前指揮,維護校園安全。三要做好統一思想,擰成一股繩,繃緊一根弦,為學校高質量發展傾盡全力。
沙龍活動第二階段,人文學院、信息系全體輔導員分享工作成果和經驗,通過自己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用生動的案例總結共性、探討經驗、分享體會。組織人事處干部科科長專門強調輔導員具有教師和管理人員雙重身份,要在工作崗位中勤于學習、善于思考、勇于實踐,用筆力引領思想,用眼力關注需要,用腦力輔助成長,用腳力拉近距離,做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和貼心人。
最后,劉曉莉進行總結,她指出,本次沙龍是學生工作至高無價的“金課”,輔導員工作的意義和價值,不僅在于傳授知識,更是在于塑造靈魂、引領方向。把瑣碎的日常做成動人的育人故事,通過分享交流,增強了思想上的觸動、心靈的震動和情感的聯動,希望大家在寒假中思考總結學期工作的經驗及感悟,學習思考,提高輔導員核心專業素養,做好青年學生知心人、熱心人、引路人。
本次輔導員沙龍活動為院系學生工作提供了交流和學習的平臺,開拓了工作思路和方法,為2024年學生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今后,學生處將會繼續組織各類主題的輔導員沙龍活動,持續推進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專家化,為學校高質量發展貢獻學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