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淄博師專百余名同學在思政部全體老師的帶領下循著革命先烈的足跡,到著名的革命紀念地馬鞍山抗日遺址憑吊革命先烈,緬懷英雄業績。
馬鞍山抗日遺址在一九七五年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定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列為省級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山東省國防教育基地、省級風景名勝區。今年5月,馬鞍山抗日遺址被開辟為我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點。師生一行受到了馬鞍山景區管委會領導的熱烈歡迎,景區導游給老師和同學做了詳細的講解。
馬鞍山,位于淄川區淄河鎮,主峰海拔616米,是一個由粗獷雄偉的山巒疊嶂田園山莊及馬鞍山革命抗日遺址組成的自然風景區。1942年冬,淄博抗日戰爭史上有名的馬鞍山保衛戰就發生在這里。為紀念在保衛戰中獻身的英雄,1945年建立了“馬鞍山抗日烈士紀念塔”。規劃面積51平方公里,主要景點有紀念館、戰斗遺址、怪石林、鐘鼓樓、華光寺等。
沿著烈士們的足跡,同學們攀爬馬鞍山,一個小時后,師生們到達了抗戰紀念館,紀念館前聳立著一塊高大的紀念碑,上面介紹了抗戰時期英雄們的感人事跡,在那里,看館老人、老黨員張子忠向我們介紹了馬鞍山戰斗的詳細經過,全體師生無不為烈士們英勇抗敵、保衛家鄉的英勇事跡所感動,很多同學流下了熱淚,全體師生向烈士們三鞠躬,以表達對烈士們的敬仰和懷念。接著師生們來到了另一座紀念館,該館為環廊式建筑,分上下兩層,總建筑面積400平方米,上層四面墻壁鑲有馬鞍山抗戰宣傳畫,下層墻面為40平方米的馬鞍山戰斗大型油畫,側面為馮毅之全家六烈士雕塑。紀念碑呈“三八式步槍”狀,高11.9米,象征著1942年11月9日發生的馬鞍山抗日保衛戰,原政治局委員、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遲浩田上將為馬鞍山抗戰紀念碑題寫了碑名,在這里,師生們再一次感受到烈士們大無畏的精神,仿佛置身于戰斗中,許多同學在英雄雕塑前瞻仰,久久不愿離去。
最后師生們又參觀了守山掩體、石碾等許多戰斗遺跡。有兩千多年前的齊長城,有古齊兵營遺跡百余間和古砦等;有明、清時期建造的玉皇殿、碧霞祠、十大夫廟等多處廟宇;有各朝代道長的住所,在巖石上鑿制的水池、米舀以及古洞石冢等。
馬鞍山抗日戰爭是淄博人民抗戰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要篇章,它教育了一代又一代淄博人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對于激發人們的愛國主義熱情,更好地投身于社會主義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