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淄博市初中地方和校本課程研討會在附屬中學舉行,來自全市各區縣的教研員、各初中學校的地方和校本課程骨干教師,近300人參加。會前,附屬中學學生給在座領導與老師奉獻了笛子獨奏、古箏齊奏、琵琶合奏等校本課程學習成果。
會上,淄博市教研室副主任吳景明傳達了《山東省義務教育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實施綱要》,并結合我市情況,就下一步如何深化初中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建設提出了要求。來自博山、桓臺、張店的三位教師進行了優秀課例展示。淄博市教研室周艷華老師傳達了省中小學校本課程建設與實施研討會精神,部署了我市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有關工作。作為淄博市初中地方和校本課程建設先進單位,附屬中學進行了《完善課程體系建設,彰顯特色學校文化》的典型經驗介紹,并以專題片的形式就學校地方和校本課程建設的經驗與成果進行了匯報,獲得了與會領導與教師的高度肯定。
近年來,附屬中學面向課改前沿,著眼學生發展,采取多種途徑積極加強地方和校本課程建設。一是完善機構,科學規劃。成立了由校長牽頭,教務部門具體規劃,教研組分工落實的課程建設領導小組,充分發揮教師主動性與積極性,針對課程目標、課程方案、課程計劃、課程評價等多個方面進行了科學規劃;二是面向學生,突出特色。以校本選修課與必修課的差異化模塊設計為抓手,開發了《情商素養教育》、《乒乓球》等校本必修課程,《足球機器人》、《羽毛球》、《民樂》等40余門校本選修課,同時積極加強課程實踐化建設,成功組織了校本課程實踐周、家政成果展示等多項活動;三是注重過程,強化管理。在構建信息化、互動化選課平臺同時,加大了教學資源投入力度;四是注重對話,形成合力。加強和引導教師與課程專家、廠礦單位及校外人士的對口交流,讓校本課程開發的過程成為教師接受繼續教育的過程,成為開展教育研究的過程。
此次研討會的圓滿承辦,必將對附屬中學深化課程體系建設,彰顯情智并育的辦學特色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