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晚,蒲風鄉韻——聊齋俚曲走進師專專場演出在學校大學生活動中心成功舉辦。淄川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孫月東、淄博四中校長劉紹華、淄川區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書記李昌元、淄川區文化局副局長袁愛琴,學校領導張洪亮、王久亮、李永敏、郭小文及各單位負責人、師生代表等觀看了本次演出。
本場演出由淄川區聊齋俚曲藝術團和學校團委聯合主辦,藝術團的老藝術家們帶來了《漁翁與城隍》、《孟姜女》選段、《玉娥郎》、《呀呀油》、《反疊斷橋》、《求罵》等經典聊齋俚曲和俚曲小戲,我校大學生俚曲社團在車文靜等老師的精心指導下,表演了《學究自嘲》和《正月十五看花燈》兩個聊齋俚曲節目。
聊齋俚曲是清代著名文學家、“世界短篇小說之王”蒲松齡將自己創作的唱本,配以當時流傳的俗曲時調而形成的一種獨特的音樂文學體裁,是用淄川方言創作的說唱與戲劇作品。2006年,聊齋俚曲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此次聊齋俚曲藝術團走進師專,是繼聊齋俚曲走進山東師范大學后,民間藝術、地方文化進高校的又一次成功嘗試,本次活動也是淄博師專第七屆大學生科技文化藝術節系列活動之一,既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也是對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積極貢獻。學校關工委還聘請了王世忠、陳倩、楊道坤、李維臣、劉愛琴五位老藝術家擔任校外“五老”志愿者,定期到校與大學生交流,使大學生更好的了解、傳承非文化物質遺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