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共創,賦能共贏。為提高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加強高校教師對我校教科研的指導、引領作用,勵教師積極參與教育科研工作,探索教科研合作賦能新模式。12月7日下午,聘請淄博師專王光福教授和劉悅博士為淄博外國語實驗學校教育科研領航專家,邀請他們來校做教育科研專題講座,這也是2021年學校“學正大講堂”系列活動之一。校長、黨支部書記李克,教務處主任趙紅霞,全體語文教師、文綜教師參與了本次教科研講座。


王光福,淄博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教授,古代文學專業,主要研究方向為聊齋文化、明清小說。有《聊齋贅語》《望月集》《白話聊齋志異》《新譯聊齋志異選》等出版;劉悅,淄博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教授,古文字專業博士,研究方向為古文字、少數民族文字、傳統文化,有《漢字中的生活百態》《海岱古文字概覽》《齊國文字文物品讀》等出版。近年來,二人將古代文學和古文字學相融通,成立“悅光組合”,合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二十四字解》《千家詩一字一詩解》《聊齋題詠賞解》等作品。
本次教科研講座在黃仁愷老師執教的《書戴嵩畫牛》公開課中拉開序幕,黃老師從“讀得好聽”“讀得準確”“讀得有味”三個方面,和初一四班的學生一起解讀了這篇課文。
王光福教授從本節公開課說起,深入淺出,生動幽默,有理有例的給大家展開了報告。指導教師們講課時,要入情、入境、入畫。讀寫都要注意,做到講透一篇,吃透一篇,設置情景,關注一字一句。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學會獨自處理問題,形成自己的看法。還指出,教文學作品,也是為了讓學生會寫作,要讓學生學會講故事。

劉悅教授從自己的經驗分享,怎樣才算一堂好的語文課呢?她建議大家琢磨透所教內容,把自己拔高,再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教給學生,知識點不怕多,而怕亂,要讓學生把知識前后結合起來,把知識點掛在自己的“知識網”上。
劉悅教授還代表兩人,分享了近期兩人的科研方向,比如:《你好,詩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二十四字解》《千家詩一字一詩解》《聊齋題詠賞解》等,邀請老師們加入科研團隊,希望能從中學教學實用的角度,讓教科研在外國語落地生根,帶領大家在科研方面共同成長,讓教師在教科研中創造別樣精彩!
合作賦能,且行且思,希望更多的老師以教育科研賦能自己專業發展,在合作中研究解決問題、以研究探索創新、以研究帶動教育教學水平的不斷提升,爭取出成效、出成果、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