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充分發揮基礎教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的示范引領作用,扎實做好全區成果推廣應用工作,提升全區教育教學整體水平,5月25日,淄博市“創建基于課程標準的區域教學改進體系”成果應用推進會(淄川專場)在淄博師專附屬中學召開。此次會議系附屬中學首次使用淄博市交互式在線教學系統直播區級教研會議,也是會議線上線下相結合模式新嘗試。

會議由淄川區教體局教科研室科長田福深主持。淄博市基礎教育研究院副主任賈素知、淄博市基礎教育研究院王金華、淄川區教研室主任蔡立新、區教科研室人員及各示范學校代表參加此次會議。會上,各實驗學校從教師專業成長、學科教研、課堂變革、優化作業、研讀課標等方面作成果推廣應用工作經驗交流發言。
作為淄川區國家教學成果應用推廣實驗學校,校長鹿紀林以《依托“5+M+N”研修課程打造高品質教研體系》為題,從構建教研體系、強化教研引領、完善教研保障、提升教研品質四個方面,闡述師專附中依托“5+M+N”研修課程,立足自身辦學實際,以學科素養提升為中心,開展不同形式學科教研活動。秉承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各學科與勞動教育課程相融合,開設各具特色的研修課程。建立“名師工作室”引領機制,優化教師隊伍建設,助推教研品質再提升。


最后,專家組成員依次對各實驗學校推廣應用工作進行點評。王金華對實驗校推廣工作的特色與亮點進行了總結,肯定附屬中學“5+M+N”教研課程體系建設與教學成果推廣工作取得的成效,同時要求各學校要繼續落實推廣工作,讓教學成果真正的本土化落地生根。蔡立新建議各實驗學校梳理在成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抓好新課程標準發布的契機,創新發展符合本校特色的教學模式,科學有序推進國家優秀教學應用成果工作開展。賈素知充分肯定我校“5+M+N”課程體系的實施過程,要求各實驗校要充分認識成果推廣的意義,結合教學高質量發展、立德樹人、“雙減”政策及新課程標準要求,加快教學應用成果轉化與創新,為學校教研賦能!
依托此次推進會的東風,附屬中學將進一步深化學習新課程標準,持續優化“5+M+N”研修課程結構,以“齊文化滲透、STEM+牽引、思政一體化建設、人工智能課程探索”為突破口,夯實不同學科組的主體責任,推動多學科、多年級、多學校的智慧眾籌,探索研修、實踐、評價一體化推進機制,力求把“5”課程做精、把“M”課程做深、把“N”課程做實,努力孵化推廣應用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