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一年級下語文教材中有一課名為《猜字謎》,雖為識字,然字謎雖小,卻有著悠久的歷史,承載著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近日,為了讓一年級的學生有切身體會,小學部一年級的兩個班特地開展了有趣的字謎活動。

一、師生談字謎
孫寧秀和劉增琪兩位老師在課上向學生們分享了傳統節日元宵節的特色習俗——觀燈猜謎,視頻中一盞盞精美的花燈吸引了學生們的注意,花燈上的一個個字謎引發了學生們的思考,競相回答。趁學生們興味正濃,老師分享了字謎起源和字謎的多樣類型。字謎起源于春秋戰國時期,后常在文人雅士中流行,最后流于民間,成為大家喜聞樂見的一種娛樂活動。字謎是利用了漢字形、音、義某一方面的特點來制造謎面,引人猜出另一個漢字(謎底)的游戲。
二、巧手做字謎
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了解字謎后,一年級的學生們便仔細觀察所學字的發音、結構、意義,借助網上查資料,制作出了一張張精美的字謎,展現著學生對于漢字的獨特偏愛。
三、趣味猜字謎
張張字謎懸掛于教室的黑板上,教室外的墻壁上,成為了校園內一道獨特的文化風景。學生們在課間聚在字謎前,一字一句地讀著謎面,讀完后認真思考,小聲交流,將猜對的字謎摘下,進行比拼,歡聲笑語流蕩在每個路過之人的耳邊。
此次字謎活動,讓一年級的學生們領略到中國漢字的魅力,感受到漢字的神奇和有趣,在他們的心中埋下一顆“熱愛中國漢字,傳承中國文化”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