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橫向合作,推動齊文化研究與傳承,3月12日,我校齊文化研究中心成員一行6人赴淄博市齊文化研究院、淄博職業學院稷下研究院交流學習。
上午,我校齊文化研究中心成員一行來到淄博市齊文化研究院。院長畢雪峰、副院長陳泉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了本次座談活動。畢雪峰對齊文化研究院目前的主要職責進行了詳細介紹,并提出“齊文化進高校”“齊文化宣傳月”以及“凝練齊文化精神”等本次座談會主要議題,指出,對齊文化的傳承發展不能僅僅局限于學術研究層面,更要通過多方合作持續做好齊文化的成果轉化工作。

我校齊文化研究中心負責人賈萬剛從三個方面對中心情況進行介紹。一是中心創辦淵源以及目前人員構成情況,二是中心已有學術研究成果,三是中心齊文化成果轉化成績。與此同時,賈萬剛誠摯邀請齊文化研究院的專家學者們走進淄師大講堂,向學校老師、同學們講解齊文化故事,讓更多人感受齊地精神。隨后,雙方就齊文化工作的推進展開討論交流。我校齊文化研究中心成員結合自身專業優勢、崗位特色和齊文化研究的前期基礎,從齊文化志愿服務、產教融合、齊文化進中小學與高校課堂等方面介紹了后續工作思路。市齊文化研究院的各位領導、專家分別給予可行建議,并表示我校齊文化研究中心的工作思路與齊文化研究院正在開展的“六進工程”高度契合,對雙方后續合作充滿期待與信心。

下午,我校齊文化研究中心成員一行來到淄博職業學院稷下研究院。黨支部書記王書敬、副院長李曉林及各科室、研創中心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會議伊始,王書敬介紹了淄博職業學院稷下研究院的發展歷程、內部js333國際線路檢測與人員構成等,并對來訪交流的老師表示熱烈歡迎。之后,王書敬從多個方面,詳細介紹了稷下研究院的各項工作。包括“七個面向”,即面向中華優秀文化特色品牌建設、面向齊文化與工業文化課程建設、面向文化理論研究闡發與教育普及、面向學生社團與課外實踐、面向期刊編輯出版、面向全國職業院校文化建設相關工作、面向齊文化“六進”工程;已經完成的“七稷一館”文化工程,即開展《稷下論叢》《稷下茶座》、稷下論壇、稷下學術沙龍、稷下故事匯、稷下課堂、稷下學社等七個以“稷”字開頭的文化項目,建設一個齊文化體驗館,并成功打造齊文化“一課兩庫三平臺”育人模式。此外,還介紹了30余項課題立項情況,《齊文化歷史讀本》的出版以及文化課程的開發與創新工作。
隨后,賈萬剛詳細介紹了中心的基本情況、取得的成果、未來發展規劃與側重點。科研處項目負責人王英介紹了中心承擔的省社科普及“五為”志愿服務項目——“尋齊記:稷下學宮人物”宣講志愿服務,并從文旅、宣傳、文化品牌建設、淄師大講堂、校園課程建設等多個方面提出我校與研究中心的諸多規劃,并希望與稷下研究院保持長期友好的合作共建關系。相關老師從齊文化相關文創產品設計與落地入手,介紹了當前已完成的文創產品,并就期間遇到的困難與迷惑與稷下研究院的老師展開討論。以及目前正在做的齊文化普及與傳播工作,并重點向稷下研究院的老師請教了稷下學社數字傳播的相關運作經驗。

在達成良好合作意愿后,王書敬與賈萬剛互贈圖書,所有老師一同前往齊文化體驗館參觀學習。
通過此次與淄博市齊文化研究院、淄博職業學院稷下研究院交流學習,我校齊文化研究中心進一步明確了后續工作重點和思路。下一步,我校齊文化研究中心將傳承齊地精神,在齊文化建設、傳播和普及方面產出更多成果,以打造齊地品牌,切實發揮齊文化的賦能作用,助力“文化淄博”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