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青年大學生更多地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的戲曲素養,營造校園文化氛圍,5月29日下午,由淄博師專與淄博市五音戲藝術傳承保護中心聯合主辦的“五音進校園 經典共傳承”——國家級非遺戲曲五音戲走進淄博師專專場演出在學術報告廳舉行。學校黨委委員、副校長周巧玲,黨委委員、副校長焦玉利,淄博市五音戲藝術傳承保護中心院長馬光舜、副院長畢金奎,五音戲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呂鳳琴及人文學院師生共500余人參加活動。

此次演出的劇目是《王小趕腳》和《親家婆頂嘴》。兩部戲充滿了地域特色,生活氣息濃郁,唱腔酸中帶甜,反映了淄博當地的風土人情。兩部戲曾先后入選中國戲曲像音像工程,并分別在2021年、2022年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的邀請,登上《一鳴驚人》欄目,受到現場評委的一致贊賞。


五音戲,是山東地方戲曲之一,它產生于山東省章丘青野一帶,流行與成熟于濟南、淄博等地,距今約四百年的歷史,素有“北方越劇“之稱,2006年被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此次演出是淄博市五音戲藝術傳承保護中心首次將五音戲傳統劇目送到淄博師專的舞臺,讓師生足不出校就可以近距離感受五音戲的藝術魅力。

演出結束后,淄博市五音戲藝術傳承保護中心的領導與人文學院的老師們進行了五音戲專題研討,雙方表示將進一步加強合作,建立淄博師專五音戲實訓基地,共同做好五音戲的傳承、保護和發展。